顯示具有 倫敦上學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倫敦上學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4/07/28

論文在進行中

找到兩篇學術文章,跟我的論文題目最接受。兩篇都是土木工程系的博士論文,不過程度有明顯分別。在這兩篇之間,我決定選比較淺的那篇作為我參考的方向。

最大的原因,當然是因為時間有限,我的能力也有限,還是量力而為比較好,否則就是夾硬寫了一篇東西,但自己根本不夠清楚,那答辯的時候被人問得啞口無言也不知該如何是好。

2014/06/18

試後

大考結束已有整整12天,不過人一閒起來,反而連寫BLOG也懶散了。這樣下去,這BLOG怕又快要進入冬眠狀態吧?

2014/01/24

好籌


是夜上課。其實兩星期前已開學,今週已是第三課,不過因為種種原因,頭兩課我也沒去上... 咳,別問了,總之我今後不會再缺席就是了。想好好的儲存和整理筆記,於是跑去Paperchase,想買幾個binders(中間有兩個圈圈的那種文件夾)。剛好遇著減價,真好! 買了4個,正好適合我今年唸的4門課。

今個學期我要跑去上課的課程,只有週五這門「運籌學數學」,另一門課我選了獨立研究 -- 這個說來話長,有機會再詳細說。

上課前戰戰兢兢的,因為數學真是我的弱項! 上學期已經知其不可而為之地沒選容易得多的「醫學統計」,讀了一門「排隊理論」(頂,真的好難。好鬼難。下週四交的作業我還沒做完... 唉... ),今次這門如果都不容易,那我五六月大考可死定了。

幸好。這門課,好像好OK! 簡直有點像N年前大二三程度的經濟課,又或者,像MBA的課程。沒有高深的數學,沒有一大堆論證,沒有無數的希臘字母符號,沒有無限,沒有古靈精怪的distribution....  簡潔、易明,嘩,好像抽到一支好籌了!!!

不過,或許課程會在中途變深也不一定。我不會怠慢,會好好加油的。但上課時能聽得明白教授的話,感覺實在太好了。

好的,現在要去圖書館,繼續做我下週四due的排隊理論作業囉。

2012/10/02

以為自己了解


今天到電腦室上課,學習用一個統計系統。但教授談了半天統計學理論,我忽然發現,有些事情,有些東西,你自以為自己了解,直至有一天,當你發現自己不能用常人明白的言語去解釋時,才明白原來自己懂的,不過是在玩弄一堆專門名詞而已。

又,我很喜歡教授說的一段: 「... 在回答為甚麼之前,我們先要知道是甚麼。若不懂得形容發生甚麼事,那根本不可能知道為甚麼會這生那種事。」

又又,今天我終於首次跟一位同學說話了。(咩事呢? 聽來像轉校生忽然找到伴兒的感覺嗎??)那是在隔壁大學做生化研究的東歐人。

是時候認真看書了。

2011/09/19

兩個課程

看上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課程。不,不是興趣班,是正正經經的碩士課程。

(1) A的學費只是B的一半。

(2) B是現今就業的大熱門學科,雖然幾年後很難說。